010-57288138

公司新聞 / NEWS

“住”需要文化 [复制链接]
發布于:2014-05-15     

      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,有人讲民以食为天,那么其次应该就是“住”。在传统文化急于回归的今天,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在揣摩祖先当年是怎么个生活状态,怎样的生活方式?拿喝茶来说,有古代陆羽《茶经》文字的记载,我们会根据这些文字模拟出一个场景来饮茶。吃饭我们基本没有变过,可能就没有以前祖先们那么讲究了,但是那一双筷子,我们却沿用了千年。当然祖先乘坐的马车、轿子肯定么有我们坐的四轮小轿车跑的快,相反我们的小轿车也没有古人的环保不是。

      言归正传,继续谈“住”。“住”字在中华字典里最基本的的含义就是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。简单明了的含义却对现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我们往往会一辈子为这个字奔波。当然有了房子我们就要去布置它,装饰它。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居住的更舒服,使用起来更方便,仅此而已。和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,古人也会挣钱买房子,盖房子,他们能几代人都在修建一座宅院,一住就是几百年。比如山西的王家大院、安徽宏村的徽商古民居、江苏一带的园林建筑等。其中上海的豫园可谓园林建筑中的典范之作,它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侍奉他的父亲——明嘉靖年间尚书潘恩所筑,取“豫悦老亲”的意思,名为豫园。从明世宗开始兴建,到明神宗完成。整整建了18年。园中建有亭台楼阁,水榭廊桥,珍贵花木随处可见。园内曲折有致,移步异景。九狮池旁,一泓澄碧,倒影亭台,坐池边游廊,望修竹游鱼,环境幽绝,可谓妙哉。古时候不光有高官巨贾的名园大宅。同样也有只能放下一张半床的茅草屋。刘禹锡在在《陋室铭》中写到: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”我认为这几句诗句不单单只是体现刘禹锡德行的高尚,同样能给人感觉出诗人的生活状况,室内陈设的可能只有木琴一把,文房一案,书卷一架,幽兰一株。却给人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,让人觉得陋室因为文化的注入变得不陋,进而变成一种格调。

     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感觉到,古人居住的空间有大小奢易之分,屋里陈设也同理。只是在经济基础上有分别。大人员外建住所的时候可能会请人看风水,转罗盘。甚至种一棵树栽一棵花也要找人给看看可种否。照我们现代人来看这些都是繁文缛节,迷信活动,不能崇尚。其实不然,正是这些零零散散摸不着头脑的东西,汇在一起造就了我们的中华文化。当然文人墨客可能没有这么讲究,也没有深宅大院,阔厅高堂。三两年茅屋前栽几棵树几排竹也就是闲情逸致罢了。夏天可以读书纳凉,推开竹窗,提笔诗落: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”。

     总之,“住”是一种文化,是一种心境,是一种感觉。“住”同样需要文化,更需要我们中国的文化。在外来文化盛行的今天,街道两旁的灯红酒绿,喧哗嘈杂。我们是不是更需要一个能承载自己心灵归宿的地方。一个安静祥和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住所。当下的我们相比古人更需要民族文化对我们自身各个方面的修复。因为当下的社会环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洞浮夸,所以我们的文化急待回归,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营造一个文化的居住空间,等待华夏文明苏醒的那一天。












文章由上元鉴筑编辑整理,如赞同我们的观点或喜欢我们的文章,转载请注明。